专业名称 | 负责人 |
蔡卫国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杨春光 |
农业智能装备 | 潘澜澜 |
本专业依托的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机械工程和农业工程和信息技术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年招研究生80余名。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9人,其中拥有辽宁省农业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1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专任教师中,教授3人,正高级实验师1人,副教授8人,讲师7人,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3.15%;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3人,硕士学位教师6人,硕士以上人数占比10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拥有机械工程实验中心,下辖15个功能室,实验室面积1000余平米,固定资产600余万元。充分利用大连装备制造产业优势,与通用技术大连机床集团、大连亚明集团、大连奥拓集团、北京精雕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实现精准专业对接,构建了十余个校外实训培训基地,确保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近5年来,本专业教师主持获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1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SCI、EI收录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承担省级及以上教研教改项目10余项,获批省级本科一流课程3门,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
近5年,本专业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及各类学科竞赛获省级及以上奖项100余项,承担国家、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余项。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自创办以来为全国机械行业输送了大批优秀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以基础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团结协作和适应性强等特点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机械、汽车、电子、轻工、船舶等行业领域,从事机械制造领域产品/产线的规划、开发、设计、制造、应用研究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此外,还可以选择相关专业考研或留学深造。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简介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起源于1992年设置的热力发动机专业,至今已有30年的发展历史,2000年后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独立招生(下设“船舶动力装置”和“制冷与空调”两个专业方向)。2014年被列为学校重点支持专业,2015年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向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2020年获批第二学士学位教育资格,2021年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目前本专业开设海洋工程与船舶装备、制冷与空调及低碳储能三个方向,在校本科生280人。本专业依托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以及机械工程、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两个二级学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年招收研究生80余名。
通过不断的师资队伍强化建设,专业师资队伍的数量、结构和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目前专业教师总计1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皆毕业于诸如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及中国科学院等重点学府;拥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1人,大连海洋大学湛蓝学者2人。
近10年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聚焦于国家节能减排大背景,在“碳达峰”及“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指引下,充分发挥大连海洋大学的海洋与渔业特色,在相变储能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太阳能及风能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热泵技术及燃料电池等领域承担了4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促进了蓝色海洋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
农业智能装备专业简介
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是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增审批专业,为“新工科”专业,我校2021年获批了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以学校特色和学科发展为依托,专业立足发展智能农业装备工程的国家战略需求,现代农业产业、乡村振兴发展趋势。我校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为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国家智慧海洋发展的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海洋渔业领域的实际需求为案例,培养学生系统的掌握农业智能装备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突出知识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
本专业依托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农机装备工程”“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两个专硕硕士点。专业拥有“辽宁省渔业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渔业装备辽宁省高等学校重大开放科技平台”和“辽宁省现代渔业生产与加工利用实训培训基地”三个省级平台,为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实践能力提供了保障,并以此为桥梁与国内外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了科研合作与交流、科技服务和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
本专业拥有优秀教学团队,专任教师10人,为辽宁省渔业装备与节能减排团队。专任教师中,教授2人,副教授及高级实验师5人,讲师3人,高级职称占专任讲师总数的70%,博士学历教师9人,占比90%。近五年来,专业教师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省部级科研计划20余项,累计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多名教师兼任国家级协会委员,并具有留学经历,专业教师多次参与国家级教材的编辑与修正,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项十余项,近年发表论文大量收录于SCI与EI中。
专业每年招取本科生70人。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智慧农业装备制造、农林牧渔生产、智能农业、农产品加工、作业信息技术和农业智能使用维护服务以及未来农业物联网行业等多个行业领域,受相关政策影响未来国家智能农业领域市场价值将以几何倍数增长,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本专业毕业生可进入国家农业部门、相关企业进行设计、制造、研发、管理等工作;将服务于国家智能农业领域的建设,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可在农业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相关学科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且学习优秀毕业生可以免试推荐获得保研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