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关于开展第十五届教师教学技能竞赛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10-24浏览次数:10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课程思政和“四新”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提升产教协同育人成效,增强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结合大连海洋大学第十五届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暨第六届全国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校赛)的通知要求,我院决定组织开展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第十五届教师教学技能竞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学院成立组委会,负责比赛相关工作。

组  长:潘澜澜  张 力

副组长:武立波

    成  员:蔡卫国 杨春光 薛冬娟 母刚 王彩玲 贺宝华

    办公室主任:耿丽丽

教学秘书:周子涵

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学院办公室,负责比赛相关工作。

二、参赛对象

1.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若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名团队教师。产教融合赛道以团队形式参赛时,团队成员至少包含1名从行业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且深度参与教育教学时间2年及以上;

2.主讲教师近5年对所参赛的本科课程讲授2轮及以上。

三、比赛规程

(一)组别设置

本次学院比赛设立新工科、新农科、课程思政、产教融合4个赛道。除产教融合赛道外,其他各赛道按参赛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分组,下设正高、副高、中级及以下3个小组。

(二)比赛内容

1.教学创新成果报告(40分)

分为教学创新成果报告、课程思政创新报告(课程思政赛道)、产教融合创新报告(产教融合赛道)等。

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应基于参赛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体现课程教学的创新举措、过程与成效。聚焦教学实践的“真实问题”,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评价的改革等,采用教学实验研究的范式解决教学问题,明确教学成效及其推广价值。

课程思政创新报告应立足于学科专业的育人特点和要求,发现和解决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问题”。

产教融合创新报告应密切围绕高校与社会或行业企业主动合作、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需求、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发展、组织模式创新与教学模式改革等产教融合方面的内容,以教学研究的范式,聚焦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评价的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协同办学的机制等,解决教学问题,明确教学成效及其推广价值。

以上各创新报告应包括摘要、正文,字数4000字左右。

2.现场评审(60分)

参赛教师结合教学大纲与教学实践,进行不超过8分钟的教学设计创新汇报(ppt讲授形式汇报)。

(三)比赛安排

1.决赛评审组

组  长:潘澜澜  张力

成  员:武立波 蔡卫国 杨春光 薛冬娟 母刚 王彩玲  学生(3人)

特邀嘉宾:教务处领导、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领导、教师发展中心领导

记  分:耿丽丽 周子涵

2.参赛人员及报名时间

各系组织推荐教师参赛。其中,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至少推荐1名;中级及以下职称,45岁以下,近3年未参加过教学技能竞赛的教师必须参赛;建议推荐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以及产教融合课等课程负责人。

各系于1024日周五下班前将参赛人员名单报给教学秘书。

3.比赛方式和评分标准

以学校决赛的比赛内容和评分标准为准。

4.比赛时间和地点

时间:2025115日(周三) 14:00-17:00

地点:黑石礁校区 智慧教室獐605

5.各系需组织全体40岁以下青年教师观摩(特殊情况不能参加须请假)。

四、奖励办法

1.正高、副高、中级三个组别各设置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学院为获得一、二、三等奖选手颁发证书、奖品。

2.参赛教师获奖情况记入教师本人业务档案,作为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聘期考核、年度考核、项目申报以及评奖评优的重要参考条件。

3.获一等奖选手奖被推荐到学校参加大连海洋大学第十五届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决赛。

五、相关说明

本实施方案中提到的评分标准、申报书、校决赛推荐名额、参赛教师名单汇总表以及其他未说明的情况等均以学校通知为准。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20251021




撰稿人:武立波

责任编辑:潘澜澜

审核发布:张力